2025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的持续紧张推动全球国防预算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军工行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财联社数据显示,随着下游需求“破冰”,军工电子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35%,释放出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明确信号。多家证券机构分析指出,军工领域业绩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显著回升,行业或重新步入上行周期。在此背景下,一批市盈率TTM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正展现出被低估的投资价值。
基础材料与核心部件:军工产业链的“隐形基石”
明泰铝业以8.43的市盈率TTM成为榜单中估值最低的企业。作为铝板带箔领域的龙头,其军工业务涵盖军车壳体、军用装备框架及航空航天结构件,凭借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和航空航天AS9100D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能为歼击机、装甲车提供轻量化材料的供应商。数据显示,其军工用铝材料在军机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28%,随着新一代战机列装加速,该业务板块年增速有望突破40%。
三角轮胎(市盈率TTM 11.45)则在军用轮胎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军工配套体系的轮胎企业,其研发的第三代军用越野轮胎能在-40℃至70℃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已成为东风猛士等主力装备的标配。目前公司已完成30多个规格、近100个品种的军用轮胎开发,在军用越野车辆配套市场的占有率超60%,且正在拓展无人机特种轮胎等新领域。
盾安环境(市盈率TTM 11.65)的军用空调产品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其为海军舰艇研发的舰载空调系统,能在盐雾、振动等极端环境下连续运行8000小时无故障,目前已装备于055型驱逐舰等主力舰只。同时,公司为雷达车、通信方舱定制的恒温系统,可将设备运行环境温差控制在±1℃以内,在陆军信息化装备配套市场的份额达35%。
工程建设与重型装备:国防现代化的“攻坚力量”
中国核建(市盈率TTM 13.6)作为军工工程建设的国家队,参与了国内90%以上的核军工项目建设。从核潜艇基地到战略导弹储存洞库,其建造的国防工程具备抗核爆、抗地震等特殊性能,曾创下深地下200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施工纪录。近年来,公司承接的太空舱试验基地、高超音速风洞群等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防高科技工程领域的垄断地位。
陕鼓动力(市盈率TTM 14.35)的重型装备在军工领域展现出多重价值。其为风洞项目定制的轴流压缩机,能模拟10倍音速的气流环境,支撑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进程;为航母配套的蒸汽轮机,热效率比传统产品提升12%,可增加续航里程500海里。此外,公司为航天器地面测试系统开发的特种风机,已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的动力测试环节。
宇通重工(市盈率TTM 26.46)的军用工程机械成为陆军机械化的重要支撑。其研发的第四代高速轮式推土机,公路时速可达70公里,能伴随装甲部队快速部署,目前装备总量占陆军同类装备的45%。公司的高速轮式装载机还具备液压绞盘、防爆驾驶室等特殊配置,在边境道路抢修、战场工程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特种装备与电子元器件:军工智能化的“神经中枢”
中航光电(市盈率TTM 24.64)作为国内最大的军用连接器制造商,其产品堪称军工装备的“血管与神经”。为歼-20战机配套的微型连接器,体积仅为传统产品的1/3,却能承受1200G的冲击;为核潜艇研发的水下密封连接器,可在3000米深海保持零泄漏。目前公司为成飞、沈飞等主机厂的配套份额超70%,是军工电子领域的隐形冠军。
振华科技(市盈率TTM 28.49)在军用电子元器件领域占据多个细分龙头地位。其生产的军用电阻器、电感器,在-55℃至125℃环境下的参数漂移率低于0.5%,被广泛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雷达收发机等核心装备。数据显示,公司在军用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市场的占有率达32%,是国产替代的核心企业。
东方精工(市盈率TTM 22.66)通过全资子公司百胜动力切入军工领域,其船用动力系统已装备于海事巡逻艇、两栖登陆艇等装备。公司为高速冲锋艇研发的舷外机,功率重量比达1.8kW/kg,能使艇速突破60节,目前在海军特种部队的采购量年增50%。同时,其海外军工项目已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国防市场。
海伦哲(市盈率TTM 23.72)的军用防化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全资子公司格拉曼生产的防化洗消车,可在核生化污染环境下完成人员、装备的快速消毒,市占率达80%以上。公司研发的核应急救援车还配备了辐射探测、远程操控等系统,曾参与 Fukushima 核事故后的国际救援演练,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
在国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这些涵盖材料、部件、装备、工程等全产业链的企业,不仅受益于军工订单的增长,更在技术转化、军民融合等领域具备长期潜力。较低的市盈率水平与明确的增长预期,使它们成为军工板块中值得关注的价值标的。随着行业进入上行周期,这些被低估的企业有望逐步释放业绩弹性,展现出国防科技产业的硬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