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从金砖扩容到上合博弈,莫迪的大国棋局能否破局?

发布日期:2025-07-10 12:52    点击次数:59

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印度总理莫迪罕见地缩短行程提前离场,这一细节折射出印度在多边舞台上的复杂心态。作为金砖创始成员国和上合组织新晋成员,印度正试图在两大机制中争夺话语权,但现实却远比野心复杂 —— 当莫迪在金砖峰会提出创建「太空探索联盟」的倡议时,中国正通过本币结算和新开发银行深化影响力;而在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因反恐议题与巴基斯坦的矛盾拒绝签署联合公报,暴露出其将双边博弈凌驾于多边合作之上的困境。

一、经济崛起与战略焦虑的双重变奏

2024 年印度 GDP 突破 3.55 万亿美元,以 9.6% 的增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这一数据让印度底气十足:其在金砖国家中的经济占比从 2010 年的 12% 升至 2024 年的 18%,仅次于中国的 55%。莫迪政府将「印度制造」与数字经济作为核心战略,2024 年推出的 BharatMart 全球贸易中心和 Trade Connect 电子平台,试图构建以印度为枢纽的供应链网络。

但光鲜数据背后暗藏隐忧:人均 GDP 仅 2430 美元,不足中国的五分之一;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连续五年超过 600 亿美元,手机零部件、原料药等关键产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这种「大而不强」的结构性矛盾,迫使印度在外交上采取「对冲策略」—— 既参与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又试图在金砖和上合中争取领导权。正如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所言:「金砖与 QUAD 并不矛盾,二者互补」。

二、金砖扩容:权力稀释与规则博弈

2024 年金砖国家迎来历史性扩员,沙特、埃及、伊朗等 6 国正式加入,成员总数增至 10 国,覆盖全球 42% 的人口。这一进程本应是印度提升影响力的机遇,却因扩员标准分歧陷入僵局。印度主张新成员需支持其「入常」诉求,并效仿欧盟设置高门槛,但俄罗斯明确提出「优先吸纳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则强调「扩员应增强代表性而非制造对抗」。

这种分歧在喀山峰会达到顶点:当普京宣布 13 国扩员计划时,莫迪团队连夜修改立场文件,试图将「入常支持条款」写入《喀山宣言》,最终因中俄反对作罢。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反对的斯里兰卡、古巴等国,恰恰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这让印度在金砖内部陷入孤立。

三、上合博弈:反恐议题下的地缘困局

与金砖的经济博弈不同,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更直接触及印度的核心关切。2025 年 6 月的上合防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以「反恐不力」为由拒绝签署联合公报,要求将巴基斯坦列为「恐怖主义支持国」。这一举动不仅遭到巴基斯坦的反制(巴方公布印度支持俾路支省恐怖活动的证据),更引发中俄的不满 —— 俄罗斯强调「协商一致原则」,中国则呼吁「避免将双边矛盾带入多边框架」。

印度的困境源于其「双重标准」:一方面要求上合强化反恐合作,另一方面却在 QUAD 框架下默许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这种摇摆策略在上合内部引发信任危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始疏远印度,转而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和安全合作。

四、软实力困境:科技雄心与文化输出的失衡

印度试图通过科技合作弥补硬实力短板。2023 年提出的「金砖太空探索联盟」倡议,计划整合各国资源开发月球核电站,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已与中印展开技术磋商。在数字经济领域,印度推动的「数字印度」计划覆盖 13 亿人口,但其 5G 部署进度落后中国 3 年,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不足中国的 1/10。

文化输出方面,印度电影年产量达 2000 部,宝莱坞在非洲和东南亚拥有庞大市场,但与中国通过孔子学院和短视频平台构建的文化影响力相比,仍显单薄。更关键的是,印度国内宗教冲突和种姓制度的国际负面报道,削弱了其「民主典范」的软实力叙事。

五、破局之路:从「规则接受者」到「秩序共建者」

面对内外挑战,印度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金砖机制中,可借鉴中国「一带一路」经验,通过「印度制造 + 数字基建」的组合拳,在东南亚和非洲建立产业合作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应放弃将反恐议题工具化,转而推动「中亚 - 南亚能源走廊」等务实项目,以经济合作化解安全分歧。

更重要的是,印度需正视自身局限性。其 GDP 总量虽高,但工业增加值仅占 16%,远低于中国的 33%;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非洲国家更倾向于「非盟统一代表权」,而非支持印度「入常」。唯有摒弃「大国沙文主义」,以平等姿态参与多边治理,印度才能真正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秩序共建者」。

当莫迪在金砖峰会强调「团结」时,会场外的印度正经历着经济放缓与外交困境的双重考验。成为「上合 - 金砖双料领袖」的愿景,既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更离不开战略耐心与智慧。在这个多极化加速演进的时代,印度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将深刻影响全球南方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