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真是一个让人憋得慌的消息,卢甘斯克全甲都落到俄罗斯手里了,俄罗斯说是“解放”,乌克兰那边反倒是一片苦涩,仿佛彻底沦陷似的。你说这事其实早晚的事吧,乌东那些地方迟早会被俄军全拿下。路透社报道,去年俄乌冲突爆发时,乌军在卢甘斯克的实际控制面积已经大面积缩小,精确到2022年底,乌军控制的区域不到50%,剩下的基本上都在俄手里。再加上俄罗斯官方说,卢甘斯克已经完全“解放”,这答案其实不用多猜,成绩拿得明明白白。
但你看上去就觉得极不平衡,乌克兰那边只剩点“死撑”,基辅街头的防空警报都成了日常。数据说去年乌克兰战死士兵超过2万人(据《纽约时报》2023年报道),很多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断了。你说那些还信誓旦旦要“战斗到底”的人,到底懂不懂炮弹什么难以预料?炮火不分青红皂白,就算还活着,心理上也得崩,你看那些老人和小孩,天天被炸得害怕得不敢出门,真是压力山大。
而且,从战争的背景看,俄军占领卢甘斯克其实也不算啥秘密,去年他们的动态就说明了点啥:拉线、控制区扩大,俄方公开数据,去年一年Litovsky地区的进展,至少增加了数百平方公里的控制面积。就算乌军看似偶尔还在抵抗,实则战场形势早已倾斜得一塌糊涂。关键是,俄罗斯还似乎在用“解放”的姿态包装这个胜利,其实就像是强盗占地,嘴里还“善意”地说要“释放”你。
可是我就不禁想,格鲁吉亚那次丢了南奥塞梯,结果人家照样过日子。青山还在,生活还得继续。可是乌克兰呢?全境都在碎片化,民族的裂痕逐渐放大。2022年乌克兰GDP比2021年缩水了近30%(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经济几乎崩溃,年轻人外逃加快,家庭破碎。这事儿,真不是说简简单单告别战场就完了,国家的伤口远比外面看得要深。
你会说,俄军这事打得“顺风顺水”,但是从全球局势看,还真不是单一战争能解释的。俄罗斯的国力,今年因为能源出口,国内经济依然面临压力,国际制裁没让俄罗斯一下垮掉,相反,似乎在某些方面变得更有韧性。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俄能源出口反弹了5%左右,一边被制裁,一边还能靠能源说话。这说明什么?就是中俄关系的加强,以及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反而没有短时间内把他们搞垮。
而乌克兰这边,不断“打硬仗”,说白了就是一句“你不退,我就打死你”,但没人说过,这么打还是真能赢。美国和欧洲的援助,虽然继续不断,但也有限。北约战略研究中心评估,2023年初乌军战力下降了大概15%,兵源、弹药、装备都在消耗。你真觉得,拿着国际援助就能无限缩短战争时间?不现实。这个长远来看,战争不只是在战场上死磕,更多的是国家的耐力和经济的支持。俄罗斯是真的比估计的要“更硬”,但乌克兰的底气,是否还能撑到关键时刻?这问题也不是空穴来风。
而更让人关心的,是战火持续烧下去后,整个局势会变成啥样。乌克兰国内的局势,整天看新闻的都知道,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平民被炸得四散逃亡。街头随时都能听到爆炸声,反倒是不少人开始怀疑“还能坚持多久”。不说别的,就算能守住,现在的政治、经济真能撑多久?这不光是战局问题,更是国家心理战。每一天的“坚持”,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泪水。
我感觉,乌克兰如果还抱着各种“坚持”的幻想,真是太天真。这次卢甘斯克全失,随便扯,绝不仅仅是战术问题,是战略的失败。而乌方的“讲战斗到底”,我真怀疑他们懂不懂,炮弹是没有眼睛的,就算喊到嗓子哑,那炮火也可以随时刮到你家的天花板。
这局,我不觉得有单纯的“谁赢谁输”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慢性的破碎,一场人性和国家意志的交锋。真到了终点,看到的,可能不是胜利,而是彼此的疲惫和国家的空壳。只是,你觉得,等这个故事结束,谁还能像昨天那样笑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