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点多,邱贻可突然发了篇长文,看得人心里堵得慌。没什么漂亮话,净是些掏心窝子的累 ——"真扛不住了,有些压力不是人受的"。你敢信?这是带孙颖莎拿了一串冠军的国乒教练说的话!再翻评论区,好家伙,"下课"" 废物 " 的字眼堆成山,换谁不心寒?
别以为国家队教练就管场上输赢,那你可太天真了。邱贻可这文一出来,跟把底裤都露出来似的,那些光鲜背后的破烂事儿全抖落出来了。新华社早说过国乒教练天天干 14 个小时,可谁能想到,一大半时间都没正经用在球上?
就说美国大满贯那回,孙颖莎和蒯曼的比赛撞到一块儿。电视里邱贻可跟个疯子似的在俩赛场之间窜,满头大汗的。这边刚跟莎莎说完战术,那边蒯曼都开球了。国际乒联官网赛程写得明明白白,俩比赛差不到 20 分钟,神仙也没辙啊!
这能赖他?国家队就这德行,一个教练带俩顶尖主力,跟让一个老师同时盯俩尖子班考试似的。哪个重点中学敢这么折腾老师?《中国体育报》早说了,国乒教练带的人是国际平均水平的 3 倍,这不就是逼人家去死?
更扯的是,现在教练还得兼职当 "网警"。邱贻可自己说的,每天得花两三个小时删胡说八道的、怼黑粉,就怕那些脏水溅到队员身上。有回孙颖莎输了球,居然有人把邱贻可家人住址都扒出来了,电话短信炸锅似的。澎湃新闻说体育圈教练被网暴的占 78%,这哪是上班,简直是上刑!
你试试?白天带队员练球,晚上还得跟键盘侠对骂,半夜被骚扰电话吵醒。换你第二天还能记得清战术板上画的啥?心理学家都说了,天天看那些恶心人的话,干活儿效率得降四成。就这,还有人骂他们不上心?
最冤的是那个破规矩:赢了就是队员牛,输了全怪教练。孙颖莎这两年拿 15 个冠军,央视都记着呢,邱贻可提都没提自己。可就输给陈熠一回,立马有人喊 "不管了"" 偏心 ",好像以前拿的金牌都是捡来的。
这逻辑多蠢?孩子考第一,家长夸孩子聪明;下次考第五,就认定老师没教好。《体坛周报》问过 10 个国家队教练,8 个说这话听着耳熟。竞技体育哪有一直赢的?陈熠本来就厉害,去年全锦赛就赢过世界前十,输赢不是很正常?
还记得马龙当年输给张继科不?刘国梁被骂了仨月。后来马龙再拿冠军,也没见谁夸刘指导啊。这种双标,简直刻在某些人骨子里。
现在倒好,教练不光得扛比赛的事儿,还得消化制度的破烂。就说分东西吧,孙颖莎申请训练器材得批三层,蒯曼的康复计划得等半个月。这些邱贻可没明说,可圈里人都知道,底下教练能做主的事儿少得可怜。
有回看训练直播,邱贻可对着镜头苦笑:"我现在最怕手机响,不是队员伤了,就是又有人瞎说了。" 你想啊,一个本该研究发球转不转的人,天天盯着微博热搜,这叫什么事儿?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压力都开始反噬了。这三年,仨国乒老教练都走了,中国乒协官网都有公告。他们带走的不光是经验,更是队员最需要的踏实感。孙颖莎采访时说过,邱导有时候练着练着就走神,以前不懂,现在才明白。
刘国梁最近总说要 "给教练松松绑",可怎么松?光说不练假把式。多配俩助理教练不行吗?让教练组多干点主行不行吗?那些敲键盘的能不能闭嘴?
其实球迷不就盼着队员打好球吗?可教练被破事儿缠得喘不过气,训练计划被网暴搅黄了,最后坑的是谁?不就是你们天天喊着要 "守护" 的运动员?
邱贻可文里有句话特戳人:"我也当爹,看队员被骂,跟看自己孩子受气似的。" 那股子疼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说到底,咱们不就盼着国乒好,盼着孙颖莎、蒯曼一直赢吗?可赢的前提是,得让教练踏踏实实站在场边,而不是在制度和网络中间被夹死。
你说呢?要是你是邱贻可,碰到这破事儿能咋办?来评论区唠唠,说不定你一句话,就能让更多人明白:真要支持,就别赢了狂吹输了狂骂,得信那些为了梦想拼了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