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军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新组建了五大战区,从而取代了运行数十年之久的七大军区,进而破除了自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大陆军体制,更有利于多军兵种均衡发展、改善军队力量结构。五个战区领导机构不属于任何一个军种,而是直属中央军委,同时也是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主要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担负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大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战区除了可以指挥解放军各军兵种力量投入联合作战外,还能够指挥调度武警部队参战。看到这里,可能有许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武警部队不是对内的武装力量嘛,其主要职责不是对外打仗呀,而且也不列入解放军编制序列,这么还接受起战区的指挥了?其实,有这种疑问的人不在少数,关键是因为这部分人并没有搞清楚战区的机构性质和武警部队的职能任务。接下来,小圣就为大家展开解释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五大战区”究竟是什么性质作用的军事单位,又是如何形成的:
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其单位性质是“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主要职责作用是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的指挥权责对所有担负战区作战任务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和控制,致力于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而五大战区的核心中枢或者说是关键机构就是相应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五个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重要一环。那么,五个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这五个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都是在原先各大军区机关相关职能、机构基础上,同时加入其他军种指挥和保障要素,优化重组而成的,归中央军委建制领导,均为正大军区级(也就是正战区级)。
当然,也许还会有人担忧:战区不直接领导管理部队,会不会影响对部队的指挥?其实不会的,国防部之前就已经介绍过:军队将适应新的指挥体制运行要求,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科学划分职能、理顺指挥关系、规范指挥流程,保证战区指挥权责落到实处。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可以发现这样几个关键点:1、战区机构直属中央军委,不属于任何一个军兵种、但却能在军委授权下指挥调度任何军兵种;2、五大战区机构是军委设在五个战略方向的重要联合作战指挥中枢,处于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3、战区有权对职责范围内所有担负战区作战任务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和控制。
然后,介绍一下武警部队的职能任务情况:
根据《武警法》规定的武警部队职责,第一章第4条: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执勤、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海上维权执法、抢险救援和防卫作战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赋予的其他任务。其中,防卫作战职责赫然在列;当然了,武警部队的防卫作战是配合解放军实施的,侧重于防守警戒以及消灭渗透进国内的敌人。
此外,《武警法》第二章第10条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平时与人民解放军共同参加抢险救援、维稳处突、联合训练演习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战区指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战时执行任务,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战区组织指挥。组织指挥具体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这就已经是在法理层面上明确了武警部队必须接受战区的指挥调度,执行战区的各项指令。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中央军委赋予了五大战区指挥控制包括武警部队在内的作战力量的权力和职责,另一方面《武警法》又对武警部队服从战区组织指挥在法律条款上进行了明确框定,所以五大战区不仅能指挥解放军各军兵种,还能指挥武警部队。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