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那个叫李欣莳的女学生,最近又被网友翻出来说事儿了。去年年底的事儿,现在看还有热乎气儿——她为了追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那阵子在学校附近网吧常驻,穿得比平时凉快不少,见着Zeus就凑过去搭话,手机屏保换成了人家比赛的照片,朋友圈三天两头发“哥哥好帅”“想和哥哥一起打游戏”。听说后来两人真见面了,她主动约人家吃饭看展,没俩月就处上对象,还被人拍到在酒店楼下搂搂抱抱。
谁承想这事儿转头就变了味儿。Zeus的战队拿了国际赛冠军那天,李欣莳举着应援牌在场馆外等了三小时,结果人家领完奖直接钻进保姆车,她在社交平台发了二十条消息,人家只回了个“谢谢”。更扎心的是,她前脚刚和Zeus断了联系,后脚就收到分手短信——原来她男朋友早瞅出不対劲儿,翻她手机发现聊天记录,当场就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你追外国人追疯了吧?人家拿你当啥了?”
现在网上总有人提“李欣莳是国女神”,说她激励年轻女性“崇洋媚外”。我琢磨着这“国女神”怕不是反话——真要是榜样,咋没人学她好好读书考研?倒是评论区里总有人酸溜溜地说“外国的月亮圆”“中国男生没人家帅”,好像追个外国人就能一步登天似的。
我上个月在大连某商场碰着个类似的事儿。有个穿洛丽塔裙的姑娘追着韩国网红要合影,人家全程低头刷手机,她倒乐呵得跟中了奖似的。旁边卖烤肠的大爷直摇头:“姑娘,人家那是工作,你当自己多金贵呢?”其实这姑娘我也面熟,去年还在这儿帮家里看奶茶店,现在一门心思研究怎么化韩系妆、学韩语,说“以后要嫁去韩国”。
说句实在的,追喜欢的人本身没毛病,但把自我价值绑在别人身上就离谱了。李欣莳那会儿估计也想着“能和电竞大神谈恋爱多光荣”,可人家根本没把她当回事儿——电竞圈多现实啊?赢了比赛有的是赞助商、粉丝追着跑,谁会惦记一个普通女大学生?她前前后后搭进去时间、精力,最后落了个“工具人”的名声,图啥呢?
更逗的是,现在有些营销号把这类事儿包装成“勇敢追爱”,好像只要敢倒贴外国人就是“独立女性”。可真正的独立是知道自己要啥,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把自己搭进去。我表姐在深圳做外贸,见过不少外国客户,她就说:“外国人也是普通人,有的比咱们还抠门,有的脾气比咱们还大,别觉得他们头上顶着光环。”
上个月末,李欣莳在社交平台发了条动态,配了张图书馆的照片,文案写着“重新出发”。底下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有人还在酸“早该找外国人了”。我倒觉得,这姑娘要是真能明白“自己才是最该疼的人”,比啥都强。毕竟爱情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崇拜;追爱可以,但别把自己追丢了。
说到底,咱年轻人谈恋爱,图的是个真心实意。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处不来就是处不来,非得加个“崇洋媚外”的标签,纯属没事找事。与其盯着别人的闪光点犯花痴,不如先把自个儿的本事练硬了——你要是自己活得精彩,谁还会拿“崇洋媚外”说事儿?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